第九十三章 养龙设想,乘鹿下山 (第2/2页)
蛟龙非真龙,依旧会蜕皮,这些晶石是沾染蛟龙气息与鲜血而成,对水中生灵而言,有提纯血脉之效,蛟蛇收集的龙血石,质量上乘,用来精纯自身血脉,而今剩余部分便宜了玄明,其实第二条蛟蛇也有,只是数量更少。
玄明喂给他们粉末,也是想看一看能不能养出求真观自己的龙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若是可成,浮云山会更人杰地灵。
同时,玄明也明白那张皮是何物,是蛟龙进阶圣胎境时所蜕之皮,蛟龙皮糙肉厚,其所产之皮,坚不可摧,是炼制顶级灵器的主材或炼制法宝的辅材。
收回思绪,玄明专心泛舟垂钓,逐渐物我两忘,进入一种奇特状态,灵觉与浮云山融合,感受山中一花一草、一水一石的呼吸,仿佛这片山水与他融为一体,洞悉众多精妙玄微的道理。
一条金鲤与一只玄龟浮出水面,灵机充裕,灵气十足,追逐竹筏吐纳,身后万鲤相随,千龟竞游,颇有种众星拱月之势。
鹤鸣声响,七只灵鹤带着一只似鸡似鹤的红毛飞禽缓飞于空,围绕竹筏旋转,一只玄燕振翅,落到灵龟龟甲上。
呦呦鹿鸣响起,一只四肢矫健的神骏白鹿纵跃山林,来到河边,停顿片刻,蓄力足够后,便轻车熟路地踏河前行。
每步落下,头上峥嵘鹿角生辉,招蜂引蝶,脚下绿光闪烁,河底水草骤然疯长,破水而出,托着他前行。
几个纵跃,灵鹿收力,脚步轻盈地落到竹筏上,竹筏微微一沉,又浮了上去,灵鹿长寿轻轻趴在玄明脚边,默默闭上双眼,鼻子轻嗅,仔细感受这种玄妙,慢慢打起呼噜。
伴其呼吸,身上逐渐弥漫一股奇特气息,融入这股玄妙,整只鹿气息渐升,睡姿也更豪放,表情更惬意。过去数年,只要老爷在身边,他都是这般提升实力。
———
白露皱红枣,西风摆老荷。
时至深秋,山林红黄,景色绚烂,一封请帖送上浮云山。
藏道峰,问道院,看过请帖后,玄明摸了摸身旁休憩的白鹿额头,微微扯动嘴角:“你到老道身旁也有三载了,长大了。”
灵鹿长寿抬头看了眼老爷,歪了一下脑袋,满是疑惑:所以呢?
见老爷闭嘴不言,灵鹿转动小脑袋瓜,想不明白就不想,甩了甩头,他继续睡觉,嗅着老爷身上令鹿舒心的气息,很快呼呼大睡。
轻轻挪脚,不让这货儿口水流在鞋上,玄明收起请帖,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眺望远方,透过灵觉,瞧着沿途风景,心中一动:“是时候去更远处看一看。”
当然,在没练神之下无敌前,他不会走太远,风阳郡城便是极限。
三日后,采完朝阳紫气,红黄绿相间的浮云山走出一位骑鹿老道,灵鹿神骏,有一头毛驴大,头角峥嵘,双目有神,四肢肌肉强壮有力,皮毛顺滑洁白如雪,左右两侧一对两仪图案相对称,恍如天成,栩栩如生。
鹿身上侧坐一位白发老道,手持拂尘,负背长剑,闭目养神,宽袖飘摇,头上玄鸟(燕子)振翅,为灵鹿引路。
灵鹿神采飞扬,老道仙风道骨。
下山后,老道才睁眼,走在阡陌小道上,瞧着田地里忙得热火朝天、正种植冬小麦的村民,脸上浮现一抹笑意。
偶尔有村民经过,对骑鹿老道视而不见,仿佛看不到他们,听着忙碌之余,农人闲谈间传入耳畔的乡言俚语,玄明脸上笑容更灿烂。
尽管这条路,自己已经走过很多次,可他依旧会欢喜,或许是因为农人简单淳朴的愿望,或许是因为这种为生活努力的态度,又或许是因为他们容易满足,更或许是道人苦苦寻觅的心境偶尔如彗星般在他们身上一闪而逝。
每次都有不同答案。
每次都有不同收获。
也许永远不会有真正的答案或是每种发现都是答案。
长寿探头探脑,从未下山的他对外面一切都充满好奇,鹿蹄声落,无声有声。
无声是对旁人。
有声是对大地。
凡走过必留痕迹,或许旁人旁物不知,可大地一定知晓。
每次落下,都是一次倾听。
每次落下,也有一种欣喜。
由阡陌小道转上宽阔官道,欣喜的灵鹿长寿开始发足狂奔,速度如风,兴高彩烈,发出愉悦鹿鸣。
对路人而言,便是一阵风吹过,要么沙尘迷眼,要么抓紧衣袍,要么骂骂咧咧,要么顺风来得方向眺望官道,发现路上还有花未凋谢,草未枯黄,不由为生命顽强与美好会心一笑。
千人千心,千心千面,风来尽显。
乘鹿而行,白发飞扬,肆意兜风,玄明感觉自己的心在变年轻,如灵鹿般有活力,似风般洒脱,他放开心神,抛开杂念,享受长寿简单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