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阴府之主,练神之秘 (第1/2页)
“阴风过处,婴孩啼哭,荒宅老妇,众生枯骨,九幽下黄泉杳无,三尺棺我主臣服……”
寂静夜色里,昏黄烛火微微摇曳,海奉明抑扬顿挫,提起阴府之主,话音略显沉重,透着一股愤怒与凝重。
“阴府之主初次现身,是在四百年前,那时候,她寡居于乡野,拒绝再嫁,每日起早贪黑地务农、织布,含辛茹苦地拉扯大独子。
后来儿子娶妻,夫妻俩对她孝敬有加,本以为苦尽甘来,想不到她越活越长,等待她八十岁时,已然五世同堂。
那时候,儿子寿至甲子,年老体弱,阴府之主病魔缠身,家里人将寿棺都备好,可她偏偏撑着一口气,始终不离世。”
看了眼窗外皎月,海奉明继续道:“富贵人家都有可能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是贫民百姓,耗光金钱后,儿子对阴府之主越来越不耐烦,等她宛如返老还童般长出新牙时,儿子更是恐惧。
恰逢重孙生病,久治难愈,儿子听信术士之言,竟觉得是老母在吸食子孙福泽,欲要将老母丢弃荒野,阴府之主疼爱子孙,接受其安排,独宿早已挖好的瓦罐坟中,一日一食,一食一砖。
阴府之主已经接受命运,想不到儿子时来运转,因帮助贵人,意外发了笔横财,全家都搬到镇上居住,做起买卖。
阴府之主饿地实在受不了,就让路人带话,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之余,她就让人告诉儿子,临死前,她想再吃一顿团圆饭,想看孩子们最后一眼。
结果儿子怕见面后,自家来之不易的福气再被母亲夺去,只身前来,虽遗憾没见到子孙,但见到儿子,尤其是他带来了自己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丰盛美食,阴府之主依旧欢喜。
然而,儿子走后不久,她便口吐白沫,腹痛难忍,她本以为是自己久不食荤腥,大鱼大肉下才会这般,年老体弱,恐怕受不了这遭折磨,已然接受死亡。
想不到弥留之际,儿子去而复返,在她坟前哭诉,言他是被迫无奈,才不得不下药,并亲手堵上了最后几块砖,将坟墓彻底封死。”
海奉明语气唏嘘:“本来坦然赴死的阴府之主万万想不到她十月怀胎又亲手养大的孩子竟这么迫不及待地要置自己于死地,本来逆来顺受的她,心中生出一股怨气,最终七窍流血,不甘而亡。”
———
“人死有执,即化为鬼!阴府之主灵魂徘徊不去,她虽恨儿子,但起初未曾想过害他,只想再看一看子孙,没想到头七没过,就被儿子带人连夜挖坟,剔除腐肉,将骨头研磨成粉,卖给城中一位渴望通过吞食长寿者骨粉延寿的老爷。
亲眼目睹这一幕的阴府之主彻底疯了,死后百日,她借怨气化为厉鬼,当着儿子面,亲口将子孙生吞入腹,任凭其哀求,都无动于衷,后又将那购置骨粉的富家老爷全家杀害,只留下悔不当初的儿子自焚于墓前,她则杳无音讯。”
轻抿一口茶水润一润喉,见玄明听得入神,是一个合格听众,海奉明满意之余,想起后续之事,不由咬牙道:
“阴府之主再出现时,已是两百年前,那时候,她已是一位练气圣胎境大鬼,实力滔天,在各地犯下大案,索要童男童女,广法司数次追捕,都被其逃之夭夭,甚至出动一位练神真君,都被其带伤逃脱。
一百五十年前,她再次现世,联合阴山宗,以七万童男童女为祭,一城百姓为牲,进阶练神,道化阴府,正式称阴府之主。
此事一出,陛下雷霆大怒,责令广法司严查,天地院与乾坤楼等协理,务必要将阴山宗与阴府连根拔起。
事后,阴山宗虽覆灭,但阴府之主狡诈,竟逃入幽冥之地,此事只能暂时搁置。
时隔一百五十余年,阴府卷土重来,此事已上报朝廷,陛下再次下令严查。
这案牵连甚广,除了我风阳郡,周遭数郡均波及在内,有练神前辈猜测,是那位阴府之主修行到了关键时刻,才需要孩童献祭。”
玄明疑惑道:“各地神灵竟对此事一无所知?”
不满地冷哼一声,海奉明道:“那阴府之主神通广大,似乎掌握一件秘宝,能够瞒天过海,时间一长,连记忆都会被抹去。
加上处事小心,专门找下县下手,土地社公被闭塞耳目,又有某些阴神受不住诱惑,与其同流合污,渴望入阴府修行,为其扫尾,再有人族拍花子做幌子,阴神不涉阳间人事,种种因素叠加,欺上瞒下,这才隐瞒十年之久。”
———
解惑之余,玄明心起波澜。
对阴府之主的前尘往事,他不做评判,只叹了一句:“人心难测,世事无常。”
生前有多可怜,死后有多可恨。
对与错,早就不能轻易概论,不过来日若他有能力又遇上,依旧会毫不犹豫地镇杀,既因结下恩怨,又因道心难平。
不管是海奉明,还是玄明,都没在这个话题上再论,此事如何,要看后续,海奉明提起此事,也是提醒玄明暗自小心。
一盏茶见底,仔细思量刚才谈话,过滤掉其他内容,玄明抓住另一个重点。
“敢问道友,何为道化阴府?练神秘要可在由法升道?”
对练神,玄明有时会思量。
既然练精重术,练气重法,那么练神是否是重道?由表及里,重重剖析与升华?便如练精于下,练气于中,练神于上,层层递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