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金鳞开 > 六八零 旌旗荡野塞云开(3)

六八零 旌旗荡野塞云开(3)

六八零 旌旗荡野塞云开(3) (第2/2页)

实际上气象局的设立则是为了指导农业耕作,也能防止地方官员滥报灾荒,借着天高皇帝远欺瞒朝廷,骗取救济粮。
  
  至于预报本身则纯靠有经验的农老进行预测,可靠度极低,也属于“搭架子”的工作。
  
  “气候问题倒是解决了,不过儿子觉得,如果明年再南幸大概更好些。”朱慈烺道。
  
  周后不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瞬间就被朱慈烺转移了注意力,问道:“为何会更好些?”
  
  “母后,明年朝廷要在京师推行一种大机器,值得一看。”朱慈烺笑道。
  
  周后对此毫无兴趣,抿了抿嘴唇,长长地一眨眼,目光却已经斜向飞了出去。崇祯倒是很好奇儿子到底弄出了什么机器,连声追问。
  
  “是用蒸汽机驱动的犁机,车腹下方有铁钩。刺入土中之后,犁机启动,铁钩自然犁出一道道田垄,一日之间能做出两倍于牛耕的活计。”朱慈烺说道。
  
  在田间,两牛加一个壮劳力,一天也就能犁个二亩、三亩地。若是再加大工作量,牛也吃不消。如今换上了蒸汽机,虽然行得慢,但犁得更深,不需要停机休息,只要不断加煤就能一直干下去。
  
  之所以只是两倍的产量,一则是田地不够大,二则是蒸汽犁机吃煤吃水,而且还时常会出现故障。
  
  “只要两个人,哪怕是女子都能驾驭。”朱慈烺道。
  
  崇祯听了十分激动,连声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看了这犁机之后再商议南幸之事吧。”
  
  一旁的王承恩听了心里偷哭:奴婢们整日介被那些商贾缠着问何时南幸,好像骗了他们的银子一般。求皇爷饶了奴婢,早点走完这一遭吧!
  
  朱慈烺当然应声承旨。
  
  其实蒸汽犁机真正要大显身手的地方还是在海西黑土地上。
  
  那里地广人稀,积年冻土,还都是荒地,人工开垦成本太高,利用机器开荒才是信价比最高的选择。何况现在的蒸汽犁机优势还不明显,在华北平原这样的熟地,说不定还会被牛比下去——牛虽然要休息,但不会突然之间掉链子。
  
  等来年春耕只是用犁机在京师附近弄一片实验田,看看效果罢了。
  
  现在蒸汽机车虽然能够走起来,但速度太慢,再多承载点东西就彻底趴窝了。总算大明科学家对农业并不陌生,所以想到用它的自重来耕地和轧路,倒也算是物尽其用。
  
  在推广数学教育之后,蒸汽机的改良进展喜人,故障率和动力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至于太上皇帝陛下看了是否会失望,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反正朱慈烺本人并不指望这种蒸汽犁机能够瞬间解决大明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肯定是个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漫长过程。
  
  土地上的劳动力也并不会因此彻底解放出来,因为大明还没有发明出收割机。他们仍旧需要在丰收的季节下地干活,与天候抢时间。唯一的改善就是乡勇每年多了一个月的训练时间,对于民兵而言战斗力又上去了一截——这种训练强度,已经超过万历之后的京师三大营了。
  
  一切都在缓慢而有序地朝前挺进,越来越多的农家子弟放下锄头,步入课堂。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进入技校,学习木、铁等技艺,成为未来的产业工人。相比他们更有优势的富家子弟则选择了法政学院,走向更广阔的仕途。
  
  杏林大学的规模也逐年扩展,为整个帝国培养出更多的医生。只是因为中医对执业医师的要求太高,所以各省的医学堂只能培养出医生这一级别,解决一般常见病症,疑难杂症则只有指望杏林大学的医师出手。
  
  如果只看京师和江南地区,大明的确焕然一新,彻底从国变的阴霾中走了出来,展现出欣欣向荣之姿。
  
  “他们的新生儿不需要担心天花肆虐,他们的老人有朝廷负责赡养,他们的年轻人只因为是这个国家的子民就可以享受教育,通达事理。即便寻常人家也如贵族一样富有涵养。如果让欧洲的贵族们来这里看看,肯定会让他们羞愧地无地自容。”
  
  布莱士?帕斯卡在他的日记中记录道。(未完待续)
  
  ps:求月票,求推荐票!!谢谢大家支持~~!另外抱歉今天第二更可能有点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