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不满 (第1/2页)
汉中北面的五丈原,数万兵士民夫正在利用各种机械平整山地,拓宽去汉中的道路。
虽然这可能要花费两年以上的时间,但对他们来说,却并不是个不可接受的选择,毕竟修路只是劳累一些,相比于上阵打仗生死未卜的命运,可是安全多了。
如今随着平定天下压力的变小,晋军也渐渐开始尝试转型,从原来的战时体制,慢慢向着半职业方向改变,即兵士在作战的同时,还兼顾建设任务。
晋军兵士除了作战技能之外,对于铺路架桥,耕种开荒,挖矿勘测都接受了相关培训,这种只存在于后世的模式,如今整备拿来用在这支即将终结乱世的队伍上。
要说这个时代相似的例子,屯田制便是一个,但真正走在前面的,还是凉州的边军制度。
这几百年来,凉州因为不被中央重视,所以凉州边民饱受匈奴羌人等外族侵扰,于是凉州边民在一边放牧耕作的同时,也被迫组织成一个个小团体来维护自身的安全。
凉州男子出去打仗御敌时,女子在村子里面习武防卫,人人会武,代代相传,习武之风日盛,最初凉州豪强兴起,拥有了足以动荡天下的能力。
等汉朝发现凉州豪强威胁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所以只能采取招揽和打压并举的措施,但最后汉朝的覆灭,凉州势力还是起到了推动新的关键作用。
彼时北地三州,凉州并州幽州都出猛将强兵,便是因为世代面临外敌,民风尚武,出来的兵士相比承平日久的地区招募的兵士战力更强,尤其是面对初次上阵的堪称降维打击,这也是张辽能用八百兵马冲垮江东十万大军的重要原因。
数百人尚且有如此威力,更不用说数百万人人习武的北地边民了,这也是历朝历代都是北打南的原因。
反过来说,北地固然能保卫边疆,但若是调转矛头,那就是中原王朝最为头痛的不安定因素。
无论是在战时还是和平时期,如何安置边军,都是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袁熙是知道藩镇势力的前车之鉴的,所以为了让现有的十数万晋军能够适应新时代,他便开始有目的地提前将军队转型。
先前袁熙打压凉州豪强便是为此,他对普通的凉州边民没有什么偏见,也知道他们习武自保是被迫为之,朝廷保护不了百姓,让其被迫自己求生,那就是朝廷失责。
所以袁熙一方面采用外交手段,安抚凉州周围的势力,同时和鲜卑羌人谈判,一方面采用武力和分化策略,打压心怀不轨的异族,从而保证边境长治久安,最终目的,还是保证将来百姓能够有一颗安定的生存环境。
如今的问题,便是军队的改制转型,魏国如今只剩益州和半个荆州,晋国已经没有必要维原先的军队数量,所以袁熙授意诸葛亮,将攻入益州的过程,变成了一场平稳过渡的改进尝试。
晋国的军士们一边铺路架桥,一边种田开荒,向着汉中缓缓推进,相比于快速突袭,这种从容不迫方式,反而给魏国朝野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魏国上下惶恐不安下,想要寻找破局之策,他们现在都认为无法和晋国正面对抗,所以他们尝试的突破口,理所当然看向了汉南国。
在司马懿夏侯尚退入汉中后,魏国朝廷经过了极为激烈的讨论,最后决定让司马懿守汉中,曹真夏侯尚则是集中了剩余的精锐兵力,开始从汉中道往东,攻取上庸房陵一线。
加上东出成都,沿江到白帝城一线的夏侯惇,魏国将绝大部分兵力,都布置在了荆州三郡,目的就是从汉南国寻找突破口,为魏国寻找出路。
这样一来,汉南国受到的压力大增,上庸有关平坐镇,还能抵挡一阵,但夏侯惇这一路水路并进,给下游的长沙郡压力颇大,以至于刘禅紧急召回了正攻打南蛮的关羽,让其带领水军迎击夏侯惇军。
关羽得到传信,说夏侯惇将要到了临江夔关一带,便直接带着兵士翻山越岭,往秭归白帝城方向而去。
两军在巴东遭遇,打了几场遭遇战之后,便对峙起来,夏侯惇长于内务,后勤兵士相比关羽军充足的多,而关羽长于战阵,两边一来一去,形成了暂时的均势。
消息传回长沙,却让刘禅担心不已,他对徐庶道:“丞相,魏军势大,连关将军都不能胜,若其有个闪失,我汉南国是不是就危险了?”
徐庶也是心中烦躁,他出声道:“如今汉南国的局面,十有八九是晋国故意为之,这是驱虎吞狼之计,实在太阴险了!”
刘禅疑惑道:“丞相何出此言?”
徐庶冷笑道:“晋国拿下五丈原,却不急着攻打汉中,明摆着是给魏国喘息之机,让其寻找别的出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