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晋王大婚,天家圣旨,庶人婚,许假九品官服、凤冠霞帔! (第1/2页)
次日。
一道懿旨,传檄天下。
“大明皇后懿旨:即日起,凡我大明子女,皆为吾之子女,无论贫富贵贱,嫁为人妇皆可披皇室嫁服,凤冠霞帔,十里红妆。”
“则男子,可穿九品官服,当为新郎官,钦哉!”
其意:庶人婚,许假九品官服。
这是大明的恩赐。
也是为后世新郎官的由来。
而今日的应天府,虽然大雪漫天,但也是异常热闹。
而且在朱元璋的授意下,整座大明的京师,都弥漫在一层喜气洋洋的气氛当下。
特别是晋王府至永平侯府,排场奢华尊崇。
四方城门之上,皆是张灯结彩,寓意喜气之风。
就连皇宫正大宫门前,都是拉起一道横幅。
上书:祝晋王、晋王妃举案齐眉,携手百年。
同时,大明各大行省,甚至于封疆大吏,都在这个日子,纷纷上书,恭贺晋王朱棡大婚。
排场几乎可以比肩太子朱标娶亲。
“传咱的圣旨,皇宫之外十里长街,大摆流水席,应天百姓都可以来吃,咱皇家与民同贺。”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张灯结彩,不由得大嘴一咧,直接大手一挥道。
“遵旨!”
身旁侍立的小太监应了一声,立刻下去起草圣旨,宣读召令。
“爹,咱真的要摆流水席吗?十里长街的话,怕是宫里的御厨可能忙不过来。”
朱标看着难得大方的朱元璋,嘴角一抽。
作为亲兄弟,他自然是不会因为朱棡大婚的排场比他这个太子迎娶太子妃还大有什么想法,但是这老爹办事,是不是太草率了一些?
“这个.”
朱元璋微微一滞,也是不由得回过味来脸上一僵。
“御厨不够,那就加班加点,多忙一些,其他会点手艺的宫女太监也去帮忙。”
回过味来的朱元璋,心里也是生出了一点点心痛。
毕竟这一辈子节俭惯了,刚才是脑袋一热就直接下旨了。
但是既然圣旨已经下了,无论如何,朱元璋也要继续执行下去。
毕竟,没动圣旨的时候,他可以是朱重八。
但是既然已经下了圣旨,他就是洪武大帝朱元璋,无论如何也得硬着头皮弄下去。
“这样吧,重八,你再下一道圣旨,征召应天府各种小吃的师傅。”
“让他们加入进来一起帮咱们皇家做流水席。”
马皇后身着盛装从后面走出道。
“还得是咱妹子,对,宫里那些御厨弄得也没啥特别好吃的,还不如咱应天府的鸭血汤。”
朱元璋眉头舒展,笑着开口道。
“既然这是咱皇家家事,这笔银钱就从我晋王府的府库出吧,总不好用国库的银子。”
换好了衣服的朱棡也是走了出来,无奈摇着头。
毕竟是他大婚,亲父子明算账,这笔钱该从他这儿出,十里长街流水席,听着花费不小。
但实际上,在这个具有丰富而廉价劳动力的时代,主要开销还是食材。
人员其实并不需要花多少钱,这样一来实际上的花销也不算太多。
毕竟,也就是请应天府的百姓吃一顿饭而已。
“棡儿,你这是什么话?圣旨是咱下的,怎么能让你从晋王府出?”
朱元璋站直了身体,一脸的不满之色。
“爹,伱说这话的时候,能不能先把你咧到耳根子的嘴角收一收?”
朱棡翻了一个大白眼。
“臭小子,你讨打是不是?”
朱元璋脸上笑容僵住,直接伸手摸向了自己的裤腰带。
“行了重八,别在这儿虚张声势了,你要是敢在老三大婚的时候打老三,咱打你,你信不信?”
马皇后伸手拦住,瞪了朱元璋一眼。
“咱算了,下不为例。”
朱元璋把手收了回来,就和马皇后说的一样,他就是虚张声势。
想缓解一下尴尬的气氛,更别说朱元璋本就不想打朱棡,就算真要打也不会在今天,至于结果.更尴尬了。
“咳咳!”
“既然如此,我就让人先帮老三去找应天府的小吃师傅了,老四,你跟咱一起去。”
朱标干咳两声道,瞥了一眼在一旁探头探脑的朱棣,对着朱棣道。
“大哥你就自己去呗,拉着我干什么?”
朱棣丝毫没有意识到气氛的不对,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唉!”
朱标轻叹一声,转身离去。
“老四,你在这儿干什么?功课做了吗?”
朱元璋一眼看到朱棣,当即搓了搓手。
“功课?什么功课?”
朱棣微微一愣,一时间想不到今天自己还有什么功课需要做。
“那就是没做了喽?你过来,咱考校你一下。”
朱元璋露出了一个和蔼慈祥的笑容对着朱棣道。
直到此时,朱棣终于是意识到了形势不对,当即打算撤走。
“啊,爹,我想起来我还要跟大哥去找小吃师傅。大哥,你等等我!”
朱棣后腿了一步道。
“过来!”
朱元璋眼睛一瞪,直接向着里屋而去,今天心里有点事让他心里有些尴尬,想打儿子。
“我…”
朱棣脸上全是苦涩,却又不敢不从只能跟着朱元璋向着里屋而去。
朱棣:已老实,求放过。
不多时,里屋之中,便响起了朱棣凄厉的惨叫。
“娘,你不去救一下老四吗?”
听着朱棣的惨叫,朱棡不由得嘴角一扯。
朱元璋三件套,上朝,杀人,打朱棣!
现在的大明,朱标和马皇后都还在,老朱基本没怎么杀人。
但是上朝与朝臣勾心斗角和打朱棣,朱棡倒也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老四的燕地终究还是苦寒一些,打皮实了也好,老四行军打仗的时候也更能吃一些苦,不至于撑不住。”
听着朱棡的话,马皇后眼中一丝心疼一闪而逝。
朱棡:.
这也算是,没苦硬给吃了吧?
流水席排出晋王府中宾客也是陆续抵达,侍卫在门口迎接着宾客。
而十里长街流水席周边,百姓也逐渐聚集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